文章
搜索结果:
-
修行学佛当如何择师?
当今学佛的人里有许多“善知识”,讲起理论来一套一套的,张口“无相”闭口“空性”,听得人云里雾里。一个人尽管理论讲得再好,任他口若悬河,若没有实证功夫,那就是在建空中楼阁而已。 -
戒律是修行人的护身盔甲
我曾经在一个寺庙里,看见一位出家人在给善信们做完皈依后,有信众就问出家人:“皈依后要守五戒,五戒里面有不杀生这条戒律,我们若在逢年过节或是遇到家人过生日,家人要杀生怎么办呢?” -
我们修行学佛功德几何?
做坏事会导致痛苦。执着自己做善事,执着自己功德大,也一样会很痛苦。所以,千万不要在“功德”上执着,互相对比,这样会障碍修行。 -
我是修行挣来的钱吗?
瞬间我意识到,作为佛弟子,应随时反观警觉自我的三业行持是否如法,哪怕就是有半点的瑕疵都要当下正之,绝不姑息!只有敢于对自己脓疱下刀的人才有解脱的可能性。否则,休想! -
感恩来到我家的这群蚂蚁,它们在助缘我修行啊!
《了义佛旨》指出:“不得伤生害命,不得断生居舍,不得剥夺众生水餐,施加毒食……”想到这些,我毅然阻止了奶奶,它想在这就在这吧,等它们走了再擦。于是当天晚上我们把饭菜移到了电视机边上。 -
莫把怪力乱神当护法神,何种修行人能感召护法神帮助?
笔者学佛九年了,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修行人,有人简简单单念佛,有人脚踏实地修行,也有人好高骛远,常为一丝面子浮夸吹嘘。 -
小心!学佛修行请擦亮你的眼睛!
学习佛陀《新年说法 我身口意都符合真修行吗?能成就解脱还是遭恶业苦果?》之后,我才知道出家人也是分很多种的。 -
如何对待家人,是修行人最真实的考卷
家,是直视人心的地方,每个成员的善恶美丑尽收眼底。 家,也是学佛修行人最好的道场。把空洞的理论放一边吧,如何对待家人,才是修行人最真实的一张考卷。 我家的成员与一般家庭稍不同,除出嫁的女儿外,婆婆、小叔子和我们两夫妻同挤一屋檐下。公公脑溢血瘫痪四十一年,十年前就到镇卫生养老院去住了。 下面就说说,我在这样一个家庭的修行故事吧。 (1)小叔子 我家小叔子没有成家,又因体残导致性格扭曲,行为怪异难处。… -
佛陀说法《什么叫修行》让我反思
佛陀说:“在修行中要时时落实菩提心的修持,因为菩提心是成道之根本。”,“菩提心的真实之义是必然成道之因”,“凡真修行者,无论凡圣,均有权发菩提心,也应该发菩提心。” -
当重新点开微信语音时,异常紧张,这才发现自己修行这么差!
清理微信的时候,发现了好多条很久以前的语音,就随便点开了一条听听。刚一听我的精神马上紧绷了起来........ -
挣了面子,却丢了修行
“能不能长点记性,把你的衣服收到柜子里!沙发是用来坐的,不是用来放衣服的!”逛街时我被老公当众指责磨磨唧唧....... -
蟑螂的出现,暴露了我原来不是一个真正学佛修行人
前几天在查阅一些佛书资料时,发现柜子里有很多蟑螂的排泄物,有些已经沾染到佛书的外沿,我当时生起了烦恼心,在整理佛书经典的同时一边忏悔自已没保管好,一边又想着法子怎样才能把蟑螂移出我家...... -
多年修行无受用?原来是败在“彻底”二字上
常常听到学佛多年的老师兄师姐们,说自己修学多年无受用,很是惭愧,自己也常常发出这样的感叹,似乎一句“惭愧”就搪塞过了所有的问责。 -
佛弟子访谈(七十三):世间福报从何而来?学佛修行就要摒弃世间的一切吗?
您知道「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」这句话,是指修行不应该远离尘世躲在深山洞中修练,而应该处于人世间,从待人接物的过程当中来反观自省修正自己吗? -
电脑格式化会清除垃圾,修行路上是否需对自己进行格式化?
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句话“习惯不习惯的习惯会习惯的,舍得不舍得的舍得终会舍得”,细细品来越来越觉得有滋味。随着科技的发展........ -
我们是真正学佛的修行人吗?自己要仔细掂量掂量!
当有人问你是否是一个真正学佛修行的人,你也许会说:“我皈依了就是佛弟子吧,肯定是真正学佛修行人啊!”皈依了就是佛弟子....... -
我很精进,也想如法修行,可为何坚持多年生不起大受用?
纵观古今成功人士,出口成章者都是厚积薄发,从容淡定者都是事事磨砺,游刃有余者都是千锤百炼,每个成功的优秀人才都有一段至暗时光....... -
爱国,佛弟子不可或缺的修行之基
作为一个有缘学习到佛陀正法的佛弟子,更应遵循佛陀教戒,时刻“观心念、正行为”。要感恩国家的富裕发达,感恩众生的辛勤付出。从我做起,从当下做起,做一个爱国爱党爱众生的、真正的好人。 -
真正懂了无常就会明白:再不抓紧时间好好修行就来不及了
人生无常,正如南无始祖报身佛在《极圣解脱大手印》中说的那样:“...... 仔细体验我现住的世界本就是一场梦,一切都是无常不实的梦幻........ -
当代大修行人李相臣的故事
李相臣是何许人?他是四川大邑县远近闻名的大善人。